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在高管薪酬管理和公司治理上有哪些亮点和发现?让韦莱韬悦的专业咨询顾问为您持续分享和解读。
中国内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开始于2005年12月底证监会出台的《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。在2016年正式出台的《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》中取消了证监会对股权激励的备案制度后,公告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。2018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通过股东大会的上市公司数量超过450家;2019年,截止至7月底已有超过200家公司公告通过股权激励计划。
公告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
2018年10月,公司法修订,明确股份回购用于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的,持股期限从1年延长至3年。市场上采用股份回购方式的股权激励计划明显增多,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以回购股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是2018年前10个月的2倍。
公告采用回购方式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
哪些上市公司更热衷于实施股权激励?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真的可以一套模板搞定?让我们来看一下2018年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统计分析结果。
1:信息技术行业股权激励普及率最高,民营企业是股权激励的主力军
2018年度信息技术行业公告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继续上升,行业中19%的公司在2018年公告授予股权激励,显著高于排列第二的医疗保健行业。
2017~2018年度排名前五大行业股权激励授予普及率
从股权激励的普及率来看,信息技术行业有52%的公司有股权激励计划,远高于其他行业。
2018年前五大行业股权激励计划普及率
2018年,公告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中,国有企业为25家,非国有企业为351家。相对于国有企业,下文中我们将非国有企业称为广义上的民营企业,这其中包括了狭义的民营控股公司、外资控股公司和无实际控制人公司。
而民营控股公司是实施股权激励的绝对主力军。2018年,共有316家公司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,占公告计划总量的83%。
2018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分析
2:超百家公司已多轮实施,滚动授予股权激励成趋势
统计显示,截止2018年底,累计实施3轮以上股权激励授予的公司已接近200家。用友网络、美的集团、网宿科技、汉得信息、正邦科技等10家公司公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已超过5轮。
2018年实施股权激励授予的上市公司中,共有123家上市公司非首次实施股权激励授予,其中国有控股公司为5家;民营企业为118家,占比高达96%。
在118家非首次实施股权激励的民营企业中,67%的公司在2015年~2017年曾实施过一次股权激励授予。周期性滚动实施股权激励授予正逐步在民营企业中形成趋势。
周期性滚动实施股权激励需要公司从5~10年中长期视角去思考如何规划激励总量、授予频率和个人授予水平,从而确保激励资源可持续、股权稀释平缓可控、个人授予量兼顾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力。
3:限制性股票依旧是市场主流,工具组合在实施多轮激励的公司中较为普遍
从2018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告来看,66%的公司采用限制性股票,20%的公司公告了股票期权计划,14%的公司同时实施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计划。
2018公告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
激励工具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资本市场环境、行业实践和公司自身的特质,例如:公司未来价值增长模式、股权稀释率、激励成本、激励工具的收益性等。针对118家在2018年非首次实施股权激励的民营企业的统计显示,在2015~2018年,有42%的公司实施过不同激励工具的授予,44%的公司多次授予限制性股票,仅有13%的公司多次授予股票期权。
2015~2018年 实施多次激励计划激励工具统计分析
4:滚动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,激励范围的聚焦性更强
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通常聚焦推动公司发展的核心人员,激励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通常在10%以内。2018年,公司股权激励授予人数基本与过往年度持平,激励人员占公司总人数占比的中位水平在6.6%。
2017~2018年参与人数占员工总数比例
然而,对于非首次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,其单次授予人员范围更为聚焦。激励人数占公司总人数占比中位水平为4.2%。各分位值统计结果均较2018年全市场水平下降1~3个百分点。
我们发现,公司定期滚动实施股权激励时,员工绩效、人才稀缺性和个人发展潜质是激励对象筛选的主要考量因素。科学化的人才管理和薪酬绩效管理体系是评价企业核心人才的关键。
2018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人数占比统计
股权激励是为企业留人和创造价值的工具。生搬硬套一套模板,难以契合企业自身特质和人才特点。韦莱韬悦拥有强大的高管薪酬管理咨询团队,对长期激励方案设计有着专业的方法论、全面的市场数据、深刻的行业经验和丰富的成功案例。为客户提供成熟、及时、有前瞻性的方案设计服务。
韦莱韬悦高管薪酬业务介绍
